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学籍和户口所在地不同省,高考是去哪里考?

2024-12-13 10:30:31 | 温度网

今天温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学籍和户口所在地不同省,高考是去哪里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学籍和户口所在地不同省,高考是去哪里考?

对于高考改革的看法

对高考制度改革的看法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关于推进社会事业单位改革创新中明确规定,逐渐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目、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的规定。这一“颠覆性”高考改革即将呼之欲出,使高考改革这一敏感话题再一次推向了风浪口,各种改革方案与猜想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媒体等地方随处可见。
现行高考制度看似一场优胜劣汰、公平正义的考试,其实,隐藏了诸多地区的不公平以及城乡之间差异、耗尽了不少人的青少年华,甚至埋葬了不少年轻人青春热骨。因为高考压力大选择辍学的比比皆是、因为高考迟到不能入考场自杀的已不足为奇,更有甚者,因为高考失败自杀更不是什么新鲜事。如近几年湖南省隆回县一中考场一名考生在高考时因未能及时赶到考场参加考试,在他苦苦哀求下,工作人员依旧不准许其参加考试,最后他选择自杀祭奠高考体制,这绝对不是第一例也不是最后一例,但却成为现行高考体制最好的讽刺。现行高考对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高中生来说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逼着他们成功、成才与成长,一方面也插刺着他们最彷徨、最脆弱的心,使原本是选拔贤能一项制度似乎成为部分年轻人摧残心智的梦魇。其次就是频繁报端的高考腐败事件与乱加分现象存在 ,如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原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事件,高考制度不完善导致监督的缺失,使高等院校一些投机分子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破坏考试的公平公正。我们很容易发现,每当教育界出现点问题,都会引起网上“轩然大波”,破除一考定终身的应试考试高考改革已成为民心所向。
其实,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的高考改革在30多年历史里,改革从没有间断过,从最初的文6理7(即高考时,文科生考6门、理科生考7门)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3+2”,再到2002年以来各省市陆续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从“一卷试天下”的全国统一命题到部分省份自主命题;从高校招生计划并轨,到高校扩招;从“一考定终身”到部分高校拥有自主招生权;从人工改卷到网上阅卷,网上录取„„在考试科目、命题形式、录取方式等方面,显示我国高考体制改革的步伐在不断加大。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30多年不断“变脸”的高考改革路上,实际上并没有冲破应试教育的枷锁,依旧是一考定终身的“核战役”。2014年,高考加分全国性“瘦身”无疑是一剂猛药,回应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渴求。
最近,据有关媒体披露:此次高考改革路线图的内容包括:
一、实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的人才选拔方式;
二,完善高中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
三,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压力;
四、完善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五,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此次如果果真按此推行高考改革制度,无疑对于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送来的福音,最少可以缓解部分考试的压力,缓解一考定终身的僵局。
但是深思揣度后,该改革还是会滋生出一些新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不分文、理科的“通才”学习方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如果没有相应而可靠地选拔制度,必定会使高中生雪上加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也会使偏才怪才们到了麻烦,难以拿到进大学的入场券。如果推行不分文、理“一刀切”高考模式不存在例外,很难说这是一项成功方案。考虑偏才怪才成为本制度一个重要关注点。
二、实行部分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这从一定程度上能破除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僵局。但是如果没有规范合理的推行制度和机制,如果还是以分数论英雄,无疑会陷入另一个不堪重负的泥潭,无疑是增加了一场新的“杀戮”。
三、完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必须夯实监督机制,规范制度的具体实施,尽量避免某些人暗箱操作、掘取利益、中饱私囊,让高考蒙上一层权钱交易的面纱,如日前爆出的,中国人民大学让11岁的“富二代”上本科,很有可能就是不完善的自主招考试在作祟。
四、将平时的考试和表现纳入普通高校的选拔新生的一个重要标准。这种“立交桥”式选拔方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何种方式落实好这一制度,会不会滋生中学学校腐败无疑是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此次高考改革,是中国高考体制改革的又一里程碑,从不敢拿刀,到现在的挥刀落地,这毫无疑问将会是高考发展史上的一次进步,但能否真正的破除应试教育实现我们提倡已久的素质教育,还得等待教育部的出台高考改革的细节规定和办法,同时,设立一套什么样的制度保证其贯彻实施,确保高考人性化与公平公正,让所有人拭目以待!!

学籍和户口所在地不同省,高考是去哪里考?

学籍和户口所在地不同省,高考是去哪里考?

他们都说的不够完整。
就目前的政策是:高中阶段,要在外地学籍地考试的必须满足3年完整的学籍,否则回户籍地考试。
高考移民,在网上有非常详细的解释。
之前没有解答完整:满足3年的学籍是可以在外地参加高考,但是录取是要参加户籍地本省的统一录取。这点很重要!所以要么转户口,要么回去读书。

隆回户籍高考生全部可加分吗

温度网(https://www.wed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隆回户籍高考生全部可加分吗的相关内容。

(二)照顾对象的录取

  1. 对下列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 市级以上科技发明创造奖获得者;

  3. 市级以上单学科竞赛优胜者;

  4. 高中会考及平时成绩优秀或相关科目成绩优秀的考生;

  5. 现役军人子女;

  6. 退出现役的义务兵;

  7. 残疾军人;

  8. 因公牺牲军人子女; 温度网

  9. 残疾人民;

  10. 因公牺牲人民子女;

  11. 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子女。

  12. 2. 对下列考生,可在原有分数的基础上增加1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由学校审查录取:

  13.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的应届毕业生;

  14. *少数民族考生;

  15. 归侨和华(归)侨子女〔系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为华侨或归侨者,并需经区(县)侨务部门证明〕;

  16.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应届毕业生;

  17. 台籍考生;

  18. 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

  19. 烈士子女〔需经区(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证明〕。

  20. 3. 对下列考生,可在原有分数的基础上增加2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由学校审查录取:

  21. 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的应届毕业生;

  22.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的应届毕业生;

  23.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应届毕业生(须出具比赛的原始成绩);

  24.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北京市市级体育比赛获单项前五名或集体前三名主力队员的应届毕业生;

  25.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缓族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应届毕业生;

  26.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27. 4.对下列被列入下发的“获奖学生名单散散”具有保送生资格未被保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在原有分数的基础上增加2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由学校审查录取:

  28.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

  29.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

  30.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

  31. *5. 对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人员,在录取时,增加20分向学校提扰掘弊供档案,由学校审查录取。

  32. 6. 定向就业招生与非定向招生同时进行录取。高等学校定向招生计划在学校调档线以上不能完成的,可在该校调档线以下20分以内、同批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向学校提供填报定向招生志愿的考生档案,由学校审查录取。

  33. 7. 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考生,在录取时,经有关单位,市高校招生委员会批准,给予一定的照顾。

  34. 8. 对艺术特长生考生的录取,按照《关于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在京招收艺术特长生工作的通知》规定办理。

  35. 9. 对高水平运动员考生的录取,按照《北京市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规定办理。

  36. 以上标注符号“*”的项目中的照顾对象仅适用在北京地区的高等学校

以上就是温度网整理的学籍和户口所在地不同省,高考是去哪里考?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温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温度网:www.wed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学籍和户口所在地不同省,高考是去哪里考?”相关推荐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想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怎么报考,要回户籍所在地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想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怎么报考,要回户籍所在地

外地学生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流程如果高三学生需要返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首先需要从就读学校获取转学证明。这份证明非常重要,是办理后续手续的基础。接下来,学生需要准备并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户籍证明和身份证明的复印件。这些文件需要确保真实有效,以便顺利通过审核。在准备齐全所有必要文件之后,学生应前往户籍所在地的教育部门或招生办公室进行登记。在此过程中,可能还需要填写相关表格,并按照工作人

2024-12-17 22:29:59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想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怎么报考,要回户籍所在地上学吗?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想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怎么报考,要回户籍所在地上学吗?

高考报名跨省是按学籍来还是按户口所在地来按照学籍来的,但是按照题目所说的情况,两个省都可以报名考试的。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江西省高中阶段具有一年以上学习经历并取得学籍的,可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享受与江西省户籍考生相同的招生录取政策,政策自2014年开始实行。江西接受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所要求的条件最宽、门槛最低,对随迁子女父母的职业、住所、社保都未作具体要求。

2024-10-23 18:54:34
高考是在户籍所在地还是学籍所在地?如果是按户口所在地,那我学籍在外地如何参加高考?
高考是在户籍所在地还是学籍所在地?如果是按户口所在地,那我学籍在外地如何参加高考?

广东常住人口1.26亿,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为何高考人数不升反降?据媒体报道,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其中广东常住人口达1.26亿,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发酵后,引起了网民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部分网民认为广东之所以人口位居全国第一,是因为在其中有大量的流入人口;而也有部分网民注意到,广东常住人口虽

2024-09-24 12:07:36
高考报名时户籍所在地是哪里呢
高考报名时户籍所在地是哪里呢

高考报名时户籍所在地是哪里呢高考报名户口所在地填写的是考生的户籍所在地。一般来说,填写户口所在地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查看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户口所在地通常是指考生的户籍所在地,即身份证上的地址。如果考生的户口所在地与身份证上的地址不一致,需要填写户口所在地。2.在高考报名表中,找到户口所在地的填写栏目。一般来说,报名表中会有一个专门的栏目用于填写户口所在地。3.在

2024-10-22 07:47:38
高考户口所在地和身份证所在地不在一个地方可以吗
高考户口所在地和身份证所在地不在一个地方可以吗

高考户口所在地和身份证所在地不在一个地方可以吗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证件,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予公民。它将作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公民身份的证明工具。一、高考身份证地址和户口分2种情况:1、身份证上的地址与户口簿上的不一样,只要是在同一省内,高考时不会有影响。2、如不在同一省内,高考时报名时,以户口簿为准。因为在户口迁移,可以不换身份证。二、高考报名的材料:1、居

2024-10-05 21:20:57
请问高考时属于异地集体户口,高考后户籍地迁回原户籍所在地,那么生源地应该填哪里?
请问高考时属于异地集体户口,高考后户籍地迁回原户籍所在地,那么生源地应该填哪里?

请问高考时属于异地集体户口,高考后户籍地迁回原户籍所在地,那么生源地应该填哪里?生源地是用于高校在招生录取时确定你的优惠政策和所属招生地区的。根据教育部规定,高考报考志愿时的生源地应该填写你的户籍所在地。因此,如果你在高考时属于异地集体户口,但高考后户籍地迁回原户籍所在地,那么你的生源地应该填写你的原户籍所在地。这是因为生源地与户籍地相对应,按照户籍所在地来确定生源地是最为合适的。另外需

2025-01-14 18:55:16
学籍和户籍在不同的城市,能参加高考吗?
学籍和户籍在不同的城市,能参加高考吗?

学籍和户籍在不同的城市,能参加高考吗?学籍和户籍不在一个城市也是可以高考的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高考报名录取一般按照户籍为原则进行,所以一般情况下,考生必须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但是如果父母工作需要或考生学籍原因,考生也可以在户口所在地本省内学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报名。此外,符合条件的考生也可以在学籍所在地的省区参加异地高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一条

2024-09-26 12:38:32
南京的学籍和户口但户口又迁到合肥高考在哪里
南京的学籍和户口但户口又迁到合肥高考在哪里

南京的学籍和户口但户口又迁到合肥高考在哪里在合肥考。不管学籍和户口怎么转,到高三报名高考的时候户籍在哪里高考就在哪里。如果上学学籍是在南京,那么可以去南京教育局申请把学籍转回合肥(但最好是在高考前一年之前转),转过去后高三的时候在合肥选择一所好点的高中学习,在该学校报考就可以了。合肥市高考报名点在哪区报名点为合肥市百花中学西校。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

2024-11-17 1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