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2 09:15:13 | 温度网
1、在山东2023的青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分数线是58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6589;
2、在青海2022的青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418,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257;
3、在宁夏2022的青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47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279;
4、在黑龙江2022的青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479,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1654;
5、在贵州2022的青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496,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6655;
6、在陕西2022的青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49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2951;
7、在甘肃2022的青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50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2675;
8、在吉林2022的青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508,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5023;
9、在广西2022的青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52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2064;
10、在山西2022的青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分数线是535,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8317;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位次 | |
---|---|---|---|---|---|---|---|---|
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3 | 山东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普通类一段 | 583 | 36589 |
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青海 | 理科 | - | 本科一段 | 418 | 6257 |
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宁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72 | 5279 |
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479 | 21654 |
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96 | 26655 |
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陕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97 | 32951 |
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一批I段 | 502 | 12675 |
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08 | 15023 |
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27 | 22064 |
1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35 | 18317 |
1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0 | 23003 |
1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0 | 23708 |
1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北京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本科批 | 551 | 16439 |
1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53 | 29994 |
1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54 | 27439 |
1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9 | 32564 |
1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山东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普通类一段 | 566 | 40948 |
1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69 | 36535 |
1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0 | 37209 |
2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河北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71 | 24634 |
2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75 | 16342 |
2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5 | 32627 |
2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1 | 陕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92 | 33191 |
2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07 | 13386 |
2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10 | 14477 |
2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38 | 20465 |
2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2 | 22935 |
2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53 | 35343 |
2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1 | 山东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普通类一段 | 565 | 42896 |
3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65 | 53810 |
3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0 | 19210 |
3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75 | 26354 |
3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81 | 15912 |
3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校本部) | 2021 | 天津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本科批A段 | 601 | 12510 |
3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604 | 13562 |
3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1 | 海南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本科批 | 622 | 6902 |
3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江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363 | 47816 |
3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54 | 13775 |
3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宁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72 | 7504 |
4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09 | 16231 |
4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32 | 14788 |
4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36 | 20256 |
4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36 | 25020 |
4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38 | 25363 |
4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北京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本科批 | 547 | 18429 |
4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辽宁 | 理科 | - | 本科批 | 552 | 22866 |
4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63 | 20665 |
4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3 | 28180 |
4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山东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普通类一段 | 576 | 48039 |
5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批 | 578 | 14970 |
5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81 | 16965 |
5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81 | 23718 |
5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85 | 35459 |
5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批 | 603 | 29513 |
5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20 | 天津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本科批A段 | 611 | 11798 |
5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江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355 | 51597 |
5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青海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16 | 8783 |
5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广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507 | 64574 |
5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14 | 24398 |
6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A段 | 532 | 20759 |
6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33 | 12581 |
6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37 | 18425 |
6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45 | 28476 |
6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0 | 28986 |
6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6 | 29803 |
6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山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558 | 45882 |
6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9 | 43868 |
6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9 | 20927 |
6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69 | 19923 |
7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2 | 31745 |
7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79 | 16395 |
7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605 | 30507 |
7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海南 | 理科 | - | 本科批A段 | 617 | 7922 |
7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8 | 江苏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351 | 38010 |
7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8 | 青海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405 | 8530 |
7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8 | 陕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13 | 33130 |
7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8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31 | 14627 |
7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8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38 | 18324 |
7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8 | 天津 | 理科 | - | 本科批 | 541 | 13347 |
8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8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45 | 21751 |
8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8 | 湖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7 | 28691 |
8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8 | 湖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57 | 29715 |
8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8 | 山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558 | 51006 |
8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8 | 云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61 | 19925 |
8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8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63 | 38484 |
8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8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63 | 30250 |
8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8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86 | 30497 |
8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8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97 | 29998 |
温度网(https://www.wed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青海大学简介的相关内容。
青海大学坐落于高原古城——夏都西宁。学校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1969年被撤销。1971年恢复青海工农学院,设有工、农两大学科。1988年恢复青海大学。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
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01年以来,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先后对口支援青海大学,2004年成为青海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08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2年入选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高校行列,2016年成为国家首批百所创新创业示范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入选“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ASC世界大学生超算比赛一等奖,跻身全球前二十;2019年获批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得青海省年度唯一年度重大贡献奖,澜湄青创赛系列活动进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2020年获批首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得青海省年度唯一年度重大贡献奖,获批“三江源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获批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新增水利工程、草学、临床医学、中医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科技部“青海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得青海省年度唯一年度重大贡献奖,获ASC世界大学生超算比赛一等奖,跻身全球前十;2022年成功入选全国147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生态学学科再次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获批科技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6个重点实验室,获批1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第二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省委省政府办公厅颁布《青海大学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
学校占地3000余亩,面向全球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7958人,其中研究生4493人、本专科生23465人。目前,学校有教职工5420人(含附属医院3090人),其中专任教师1465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626人,占比达43%,硕士以上教师占比达98%。
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省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5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8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96个专业领域;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本科专业6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卓越计划项目9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2个;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全国思政名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行业教学名师2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其中培育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农业农村部实验室(中心)9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水利部重点实验室(筹建)1个、国育华渔VR世界实验室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实验室2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8个、省级科技重点实验室23个(其中分室1个);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学校现有双聘院士10人,双聘教授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青年项目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8人,获国家创新争先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全球唯一基础医学奖等19人,全国及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30余人,省级优秀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0余人,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人才项目643人,团队项目25个,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260人。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16个研究团队入选“青海省人才小高地”。
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三江源生态保护、高原农牧业、高原医学、藏医药学、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人才,为青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温度网
2016年以来,学校获批科研项目2591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项,科研经费总计超17亿元,鉴定科研成果87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争先创优奖2项,省部级及以上奖85项、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3人次,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466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签署了交流合作备忘录,开展务实合作。加入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大学联盟”等国际合作与交流组织,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获批“藏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青海)”,清华大学—奥克兰大学—青海大学“三兄弟”合作持续开展,成为中新人文交流的一大“亮点”。国际交流与合作正在以全方位、多领域、有特色、高水平的态势不断扩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秉承“志比昆仑,学竞江河”的校训,弘扬新青海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什么??作为一名刚经历过高考填报志愿的大一新生,并且我男朋友已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读,这题我有发言权喔!一、课程内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学习电力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工测试基础等(对于我来说都很难),还学C语言和计算机辅助电气制图。所以如果你选择了这个专业,我建议你大一下学期就买电脑。二、课程难度这个专业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大学排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学校排名1、清华大学,国内顶尖学府,电机系虽未升格,但实力雄厚,众多牛人出自此地。2、西安交通大学,历史底蕴深厚,科研实力强劲,电气工程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虽无国家重点实验室,但电磁中心实力不俗,培养出大量电气方面院士。4、浙江大学,学科优势明显,环境优美,电路学科为全国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的是什么?电气这个词,其实来自于日本,气这个字,纯属凑音节,听起来好听而已,无实义。电气工程也就是电工程或者电科学,也叫做电工学科。在97年以前,电气信息类是分为两部分的,电工技术学科和电子与信息工程类,也就是强电和弱电。电气和电信都研究电,不过电气将电作为能量传送,电信是将电作为信号的载体,研究的是信号构成的信息。也就是说,电信只是拿电作为一种传递信号的载体,而不研究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干课程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大学本科的专业课程列表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主干学科有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为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电工实习、计算机软件实践及硬件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是干什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概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些大学有这个专业有这个专业的大学太多了,一般工科高校都开设,专业实力高的高校主要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华北电力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双非强校:沈阳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
哪四所高校电气专业最强,人称“电气四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展非常迅猛,触及到各行各业,目前来说也处在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了,然而每年仍然需要招聘大量的毕业生,因此每个学校电气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都十分乐观,而且收入也很高,这样从事其他行业的毕业生羡慕不已!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电气专业最强的四所高校,人称“电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是做什么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就业方向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等领域。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泛,主要面向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五大发电公司、工程局、电气设备公司和电力制造行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自动化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
2023-09-06 07:23:03
2023-09-05 01:21:13
2023-09-01 04:33:51
2023-09-04 12:53:33
2023-09-05 05:29:11
2023-09-05 01: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