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5 19:17:46 | 温度网
1、江西省
①2022年江西省本科征集志愿院校名单
2022年江西省国家专项本科、提前批本科(艺术类)单志愿缺额。
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批本科文史、理工类缺额院校及专业统计表。
②江西省征集志愿时间
国家专项本科文史、理工类;提前批本科(艺术类)单志愿:7月14日9时-15时。
本科一批文史类、理工类:7月22日9时-15时。
2、四川省
①2022年四川省本科征集志愿院校名单
2022年四川省国家专项计划征集志愿名单。
普通类本科第一批征集志愿。
②四川省征集志愿时间
7月8日左右: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国家优师计划、免费医学定向。
7月13日左右:本科提前批。
7月15日左右:国家专项计划。
7月23日左右:本科第一批(含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省属高校帮扶专项计划)。
7月24日左右:一类模式本科第一批。
7月25日左右:对口招生本科。
7月27日左右:乡村振兴专项计划、地方优师和省级公费师范生本科。
8月4日左右:本科第二批。
8月5日左右:一类模式本科第二批。
3、湖南省
①2022年湖南省本科征集志愿院校名单
湖南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批(普通类)第一次征集志愿国家任务计划。
湖南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批(普通类)第一次征集志愿国家任务计划变更情况。
湖南省本科第一次征集志愿计划中,部分院校情况有变动,同学们两份文件一起查看。
②湖南省征集志愿时间
7月12日8:00—17:00:填报普通类、体育类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
7月15日8:00—17:00:填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
7月25日8:00—17:00:填报普通类、体育类本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
7月30日8:00—17:00:填报普通类、体育类本科批第二次征集志愿,以及艺术类本科批征集志愿。
4、贵州省
①2022年贵州省本科征集志愿院校名单
贵州省2022年高考第一批本科院校征集志愿的说明。
本次征集志愿设置8个平行志愿,网上填报志愿时间为7月21日20:00至22日14:00。
本次征集志愿设置8个平行志愿,网上填报志愿时间为7月22日21:00至23日12:00。
②贵州省征集志愿时间
本科提前批7月13日13:00至13日19:00。
5、河北省
①2022年河北省本科征集志愿院校名单。
②河北省征集志愿时间
本科提前批A段7月11日12时至7月11日17时。
6、黑龙江省
①2022年黑龙江省本科征集志愿名单
本科第一批次录取院校A段第二次网上征集志愿通知。
②黑龙江省征集志愿时间
本科提前批7月12日8时起至7月12日12时止。
本科一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时限为7月24日8时起至7月24日12时止。
7、陕西省
①2022年陕西省本科征集志愿名单
2022年陕西省本科提前批A段。
2022年陕西省本科提前批C段征集志愿名单】。
②2022年陕西省征集志愿时间
本科提前批A段7月9日10∶00前。
本科提前批C段7月13日10∶00前。
8、广东省
①2022年广东省本科征集志愿名单。
②广东省征集志愿时间
本科提前批7月14日8:00-16:00考生填报征集志愿,16:00-17:00考生不能修改志愿,只能确认志愿。
9、广西省
①2022年广西省本科征集志愿名单
2022年广西省专项计划征集志愿名单。
2022年广西本科一批第一次征集志愿名单。
2022年广西省本科一批第二次征集志愿说明。
②广西省本科征集志愿时间
本科提前批其他类第二次填报截止时间为2022年7月14日9:00。
专项计划填报截止时间为2022年7月14日9:00。
本科一批第一次征集志愿时间为7月18日18:30至7月19日09:00。
本科一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时间为7月22日18:30至23日9:00。
10、河北省
①2022年河北省本科征集志愿名单
2022年河北省本科提前批B段征集志愿名单。
②河北本科征集志愿时间
本科提前批B段7月15日12时至7月16日10时。
11、福建省
①福建省本科征集志愿名单
②福建省本科征集志愿时间
本科提前批填报时间为7月15日8时至18时。
12、北京市
①北京本科征集志愿名单
2022年北京本科批征集志愿名单。
②北京本科征集志愿时间
本科批征集志愿7月18日8:00至20:00进行。
以上内容参考: 高考100-2022年征集志愿本科院校名单-征集志愿的学校
一般每个录取批次可以报4-6所大学,每个大学能报6个专业。由于各个省市 志愿填报 情况不同,所以报考学校专业个数也不统一,具体如下:
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
1、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
1)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
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
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
一个“是否服专业调剂”选项。
3)河北、重庆:最多可填96个志愿;
4)辽宁:最多可填112个志愿;
以上3个省市都是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类)+院校就是1个志愿,没有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5)上海、海南: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24个志愿;
6)北京: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30个志愿;
7)浙江: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最多可填80个志愿;
8)山东: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最多可填96个志愿;
9)天津: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A段最多可填50个志愿,B段最多可填25个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
1、确定志愿填报信息查询渠道
学生们会领取到招生计划专刊、录取资料汇编、招生百问等纸质材料;网络时代,如果习惯于网络查询,
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阳光高考网、各高校的官网是可靠的信息来源。江苏省考生利用“江苏招生考试网”
查询信息也比较方便,其中首页有一项“大数据中心”,点开后会有专业大数据、高校大数据等信息,十分
丰富且有用。各类官网上都可能看到高校招生简章、专业和院校介绍、招生计划等重要的信息。这样的渠
道,官方、权威、可信。
2、初选志愿形成细目表
初选志愿,要制作一份细目表。大致操作是这样的:①依据分数排名,圈定可以报考院校名单。一定要
依据排名!分数相对值的参考意义更大,绝对分数每年都是在变化的。②在圈定的高校名单里,分地区(根据
距离远近、经济发展水平、心理认可度等进行分类)确定初选地区。③初定院校和专业,至少分三类:冲、稳、保。
3、再选确定拟报院校和专业
针对形成的初选细目表,分类、逐个查询拟报院校和专业,查询院校的招生简章、在本省的招生计划、
近三年在本省招生的
投档线
和分数段、招收专业在本省录取分数的排名,明确院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招生人数,结合自己的
体检报告
、英语口语等级等,不要误选,造成志愿无效。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一、选择院校
要重点关注办学实力、办学特色、社会评价、录取分数、所在城市等因素,依次选定目标学校,透过院
校名称辨析专业内涵。
二、选择专业
要重点关注专业名称、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及就业前景等,大体判断目标专业学什么、怎么
学、是否适合学、学完干什么。
三、同意调剂
建议所有志愿都要同意专业调剂,同意调剂意味着增加了录取的机会。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
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又
不服从调剂,因而落榜。
高考平行志愿 是什么意思
平行志愿是指在一样的
录取分数线
内,会报考多个学校,而且这几个学校就是平行志愿,但是都是
以高考的
第一志愿
来看的,是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前后,所以对于很多的考生来说,实行平行志愿还是比
较好的。
但是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尽量把好的学校放在一位,如果平行志愿的第一个学校录取了,那么系统是不会看第二院校的,所以在报考平行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一下这个地方。
高考各录取批次的含义:
由于在各省(区市)招生录取的高校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于是将不同层次的院校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录取批次。录取批次大致分为:
提前批录取
院校:含军队院校、
武警院校
、公安院校、教育部直属师范本科院校、空军招飞、民航招飞院校和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
本科第一批:为教育部
直属高校
、“
211工程
”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重点高校、经批准参加本批录取的高校(专业)。
本科第三批: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
独立学院
、民办高校和普通高校的联办校。
本科第二批:为除本科第一批和第三批之外的普通高校。
专科第一批:为普通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专科)和独立设置的 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
专科第二批: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高职学院、民办高校、普通高校联办校、成人高校和电大的普通高职(专科)。
温度网(https://www.wed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征集志愿学校名单的相关内容。
一、征集志愿的学校名单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2、吉首大学
3、湖南文理学院
4、湖南工业大学
5、南华大学
6、湖南师范大学
7、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8、衡阳师范学院
9、华北理工大学
10、燕京理工学院
11、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12、内蒙古艺术学院
13、长春中医药大学
14、山西财经大学
15、华商学院
16、天津商业大学
17、河北科技大学
以上院校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发布的详细信息为准!
二、什么是征集志愿
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均为招生计划未录取满额的高校。因各学校录取的实际情况不同,征集志愿的院校和名单也不相同。
一般来说,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正式投档录取时,报考生源不足而导致计划缺额,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第二类,正式投档录取时,报考生源充足,但部分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又无法按志愿专业安排,或因自身条件、单科成绩等不符合相关要求而退档形成的计划缺额;第三类,正式投档录取时,报考生源充足,但正式投档后又在该省追加招生计划。 温度网
三、怎样填报征集志愿
1.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即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前应该先查询录取结果,看是否已经被高校录取。
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是不能参加征集志愿的,如果考生能填写征集志愿,就说明考生没有被高校录取,可以参加该批次录取结束后的征集志愿。
2.考生要注意及时了解市高招办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要符合院校和专业的体检等报考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不能再填报;
3.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调剂志愿;
4.考生填志愿时要谨慎,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在每批次第一轮投档录取结束后,总会出现一些上线考生未被录取和一些在本批次招生的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
于是,各省(区、市)级招生考试机构通过一定渠道向社会公布高校招生缺额计划,并组织该批次未被录取的考生按照缺额计划再次填报本批次院校的志愿就是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再一次为考生录取提供了机会,同时使高校的招生计划得以顺利完成。
以上就是温度网整理的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高考征集志愿学校名单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温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温度网:www.wededu.com征集志愿能填几个学校一般可以填报2、3个专业院校。补充学校根据首次录取情况确定。如果有大量的补录,学校的填报范围会相对缩小,而如果有少量的补录,可以选择更多的志愿机构。这一阶段的补录是一个补救阶段,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全国招生过程中的突发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补充录制在学生大学期间没有影响,一旦被录取,将享受与首次录取学生同等的待遇,在专业选择和培养方案上一视同仁。各省
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志愿?一般可以填报2、3个专业院校。补充学校根据首次录取情况确定。如果有大量的补录,学校的填报范围会相对缩小,而如果有少量的补录,可以选择更多的志愿机构。这一阶段的补录是一个补救阶段,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全国招生过程中的突发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补充录制在学生大学期间没有影响,一旦被录取,将享受与首次录取学生同等的待遇,在专业选择和培养方案上一视同仁。
安徽高考志愿能填几个学校安徽高考志愿能填几个学校?相关内容如下:根据安徽高考历年的志愿填报情况看,安徽高考志愿本科一批可以填报6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本科批可以填报10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专科可以填6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具体内容大家密切关注安徽官网的通知。安徽高考本科提前批军事、公费师范、优师专项和免费医学定向类实行平行志愿,设置A、B、C、D、
河北省本科一批的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河北省高考征集志愿填1到4个学校。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志愿填报一般情况下,学生填报时,第一志愿会填的比较高,属
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志愿?一般可以填报2、3个专业院校。补充学校根据首次录取情况确定。如果有大量的补录,学校的填报范围会相对缩小,而如果有少量的补录,可以选择更多的志愿机构。这一阶段的补录是一个补救阶段,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全国招生过程中的突发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补充录制在学生大学期间没有影响,一旦被录取,将享受与首次录取学生同等的待遇,在专业选择和培养方案上一视同仁。
征集志愿能报几所院校征集志愿能报几所院校如下:第一批本科征集志愿:可填报三个院校志愿;第二批本科征集志愿: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高职专科征集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征求志愿环节中,每个院校志愿可填3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愿意调剂选项。第一批本科:可填报四个院校志愿。第二批本科: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高职(专科):可填报八个院校志愿。不同省市能够填报的
高考可以报几个志愿一般每个录取批次可以报4-6所大学,每个大学能报6个专业。由于各个省市志愿填报情况不同,所以报考学校专业个数也不统一,具体如下: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1、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1)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专
高考志愿填报,征集志愿最多可填报几个学校?征集志愿最多能报9个,具体的填报志愿如下:1、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三个院校志愿。2、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3、高职(专科)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参加征集志愿前,考生最好查询一下自己的录取状态,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考生要注意关注省市招办官网、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渠道公布的尚未完成招
2024-06-28 00:50:47
2024-06-29 13:32:03
2024-06-25 17:55:50
2024-06-20 23:59:21
2024-06-26 08:52:12
2024-06-25 13: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