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学什么的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是一个
计算机系统
与网络兼顾的计算机学科宽口径专业,旨在培养科学型和工程型相结合的
计算机专业
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网络通信类科研院所、政府机构、银行、电力企业、计算机网络公司、通信公司等各类
企事业单位
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科学研究、系统设计、系统防护、系统管理与维护和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系统开发、设计和
系统集成
等工作。
培养目标
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计算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
思维能力
和设计计算解决方案、实现基于计算原理的系统的能力,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和紧跟
学科专业
发展,在计算系统研究、开发、部署与应用等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温度网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这么多计算机专业的比较
[编辑本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
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修业年限:四年
专业代码:08060500
授予学位:工学或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微电子学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信息工程 信息科学技术
软件工程 影视艺术技术
网络工程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光电信息工程
广播电视工程 电气信息工程 计算机软件 电力工程与管理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编辑本段]就业前景
毕业生就业现状
1、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2、软件工程方向 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3、通信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
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
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4、网络与
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
截至2005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 322.8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 0%,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软件业人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2002年,全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59.2万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为15.7万人,占26.52%。而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国家技术人员的平均比例都在30%以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人员总量稍显不足。
信息人才的需求分析
1.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中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 8大类:以电子技术、
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 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目前联合调查的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表明,随着中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中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人才28万人、初级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领域,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2,数控人才需求增加 蓝领层
数控技术人才是指承担数控机床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工人;而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工艺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随着企业进口大量的设备,数控人才需求将明显增加。
3.软件人才看好 教育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各地的人才招聘会都传出这样的信息计算机、微电子、通讯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10年内将持续走俏。网络人才逐渐吃香,其中最走俏的是下列3类人才:软件工程师、
游戏设计师、网络安全师。
4.电信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电信企业对于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电信市场的竞争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发展并日趋激烈,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即由本科、专科生向硕士生和博士生发展。
市场营销人才也是电信业的需求亮点。随着电信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电信企业开始大举充实营销队伍,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人才将会十分抢手。
本专业主要职业发展方向和可能的职业发展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
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信息产业是朝阳产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技术更新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断补充新知识,同时对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专业人才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因而由技术人才转型到管理类人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就业要求(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储备的知识)
1、网络工程方向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网终:工程专业基础、较好的综合素质;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终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获得计算机网络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特别是获得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
2、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它已经涉足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科教卫生、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本专业方向就是学习如何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软件生产。
3、计算机软件主流开发技术、软件工程、软件项目过程管理等基本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环境和软件
工程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系统的软件设计与项目实施能力,胜任软件开发、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性软件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4、信息工程通信方向是一个以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及信号与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为学习和研究对象。要求学生系统的学习通信系统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试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从事通信工程和电子工程的综合设计、开发、集成应用及维护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现代通信系统与程控交换、计算机网络与移动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新方法、数字图像处理及压缩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和通信领域新技术新业务的研发等。
5、信息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是以信息安全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安全和网络协议、网络产品的研究、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为学习和研究对象,掌握网络中实现信息安全的相关技术。要求学生系统的学习信息科学和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试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从事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综合设计、开发、维护及应用等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编辑本段]开设院校
[北京]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石油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广播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天津]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天津轻工业学院、天津商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中国民用航空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电气信息类)
[河北]
防灾科技学院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理工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
廊坊师范学院、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
石家庄铁道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
邢台学院
[山西]
中北大学、大同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
山西财经大学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钢铁学院
[辽宁]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化工学院、辽宁工学院、沈阳师范学院、
鞍山师范学院、锦州师范学院、鞍山钢铁学院、大连
民族学院、大连铁道学院、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工业学院、
大连水产学院、抚顺石油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吉林职业师范学院、四平师范学院、东北电力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
北华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上海]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原
上海水产大学)、上海海运学院、
上海电力学院
[江苏] 江苏理工大学、
苏州大学、
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审计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
盐城工学院南京
经济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学院、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常州师范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温州师范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工程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温州大学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
安庆师范学院、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机电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安徽财贸学院、合肥经济技术学院、阜阳师范学院、
铜陵学院、
滁州学院
[福建]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集美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
三明学院
[江西]
南昌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青岛大学、
烟台大学、山东工程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鲁东大学、
聊城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工商学院、
泰山医学院、
潍坊学院、
潍坊科技学院、滨州学院
[河南]
河南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中医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
平顶山学院、洛阳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
安阳工学院、郑州工程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财经学院、焦作工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
黄淮学院、
郑州科技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
[湖北]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科技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师范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武汉工业学院、湖北工学院、中南民族学院、武汉化工学院、湖北
农学院、襄樊学院、江汉石油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湘潭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吉首大学、
南华大学、湘潭工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长沙交通学院、长沙电力学院、湘潭师范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广东]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汕头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深圳大学、
五邑大学、
广州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广西]
广西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工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工学院、广西民族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
玉林师范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海南]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海南大学、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三峡学院、
[四川]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南民族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工业学院、四川l理工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贵州]
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
云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民族学院、
西南林学院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延安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邮电学院、
安康学院、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理工学院、
西安财经学院、
渭南师范学院
[甘肃]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工业大学、兰州商学院、兰州铁道学院、西北民族学院
[青海]
青海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
宁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新疆]
新疆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石河子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石油学院、新疆工学院

大学什么专业可以进军工单位
温度网(https://www.wed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学什么专业可以进军工单位的相关内容。
军工单位是指电子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航天工业总公司、兵器工业总公司、核工业总公司、船舶工业总公司、中国
工程物理研究院及各省国防工业办公室所属的承担国家下达的军事装备、产品研制、生产计划任务的企、事业单位。
大学涉及的专业有航空宇航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
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专业。
目前中国十大军工企业名单如下: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集科研设计、工程建设、金融贸易为一体的特大型国有企业,由中央管理。中国核工业建设产业是我国核工业完整体系和国家高科技战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完成了我国大陆所有的核武器研究生产基地和核燃料生产设施建设,承担建设了我国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各军工行业的各类国防科技工程,履行了国家赋予的保军建设责任,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和“两弹一星”的丰功伟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集团公司承担了秦山一期、二期、三期核电站和田湾核电站等核电站以及我国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玛核电站的工程建设,积累了多种核反应堆工程的建造经验,取得了多项建造技术的突破,形成了一批自有
知识产权,全面掌握了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建造能力。2005年,集团公司又相继赢得了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二期工程等核电站工程建造合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还先后在全国2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300多个施工基地。承建了遍及石化、能源、交通、纺织、医药、冶金、建材等多个行业的大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拥有全资子公司10家、控股企业5家,参股企业5家,另有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同管理的设计院2家。注册资本10.5亿人民币,总资产73亿人民币,公司全系统现有正式员工3.4万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源于1956年10月8日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经过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7月1日正式成立。公司研制的12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近百次发射,将近百颗卫星送入太空,特别是"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现有7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企事业单位180多家,公司目前共有职工1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5万人,包括1300多名研究员,30多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0多名国家级专家。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ETC)成立于2002年3月1日,是经国家批准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是在信息产业部直属的46家电子科研院所及26家全资或控股高科技企业基础上组建而成的。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四川、陕西等18个省市区。集团公司注册资本63.5亿元,总资产658亿元,2001年实现总收入97亿元,出口额达到5563万美元。现有职工5.4万人,专业技术人员3.3万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国家级技术、管理专家63人,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有1357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326人。
公司所属单位长期服务于国防、通信、航天、金融、能源、交通等国民经济各行业,开发成功航天测控系统、航天指挥中心安全系统、联合信息发布系统、导航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铁路车站信息综合处理系统、金融网络系统、社会劳动保障系统、城市照明自动监控管理系统、公共安全报警联联网综合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政务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汽车电子系统、能源电子控制系统等,并面向市场提供各类雷达、计算机、通信网络产品、集成电路、数字视频产品、新型元器件(PDP、液晶显示等)、专用设备仪器、基础材料等。现拥有1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与9个部级质量检测机构,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中试线、生产线、装配线和机加工中心,形成了完整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及试验能力体系。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拥有103家企事业单位。集团公司主要承担军、民用飞机和相关的发动机、机载设备、武器火控系统以及各种民用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航”)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特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大中型工业企业47家,科研院所31个,直属专业公司及事业单位22个;共有员工24万人,资产总额1000多亿元。
集团公司主要承担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武器火控系统的研制生产与销售。军用航空产品包括歼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空中加受油机、运输机、教练机、侦察机等。歼击机有正在成批生产的歼7、歼8系列;歼击轰炸机有“飞豹”;轰炸机有轰6系列;教练机有歼教7、轰运教等。航空发动机形成了涡喷6、涡喷7、涡喷13、“昆仑”、“秦岭”等系列;空空导弹形成了霹雳5、霹雳8等系列;航空机载设备基本满足整机配套需要。民用飞机有中短程运输机运7及其改进型和新舟60。还有“枭龙”、“山鹰”高级教练机等一大批在研先进航空武器装备;具有先进水平的ARJ21新型涡扇支线客机已展开研制。非航空产品已形成工业燃气轮机、汽车和摩托车、机械、材料、IT、制冷与环保设备等7大类共1000多种产品。集团公司还经营飞机租赁、通用勘察设计与承包等业务。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拥有79家企事业单位。包括:研制生产直升机、飞机、发动机、航空机载设备等的工业企业54个,科研院所3个,其它企事业单位22个。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十四,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八十一。公司注册资本126亿元,总资产780亿元。拥有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在国内上市的6家A股公司控股权,持有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供销总公司50%股份。
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和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均诞生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所属企业。50年来,所属企业累计生产各种飞机6250架(其中含直升机708架)、航空发动机23800台、战术导弹10006发,并生产了数以百万计的汽车,年产汽车数量已达全国汽车总产量十分之一,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科研生产基地,并开发生产了摩托车以及其它各种民品,为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中国、巴基斯坦合作研制K8飞机,中国、法国、新加坡合作研制EC120直升机,中国、巴西合资生产ERJ145涡扇支线客机等项目均获得成功,K8飞机、Y8飞机、Y12飞机、Z9直升机等多种机型批量出口多个国家。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英文简称CSSC,简称中船集团公司)组建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CSSC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江南造船厂等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共有约60家独资和持股企事业单位。
CSSC研制的产品几乎涵盖了我国海军所有主战舰艇和军辅船装备,是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骨干力量。在民船方面。CSSC能够建造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适航于任一海区的现代船舶。产品种类从普通油船、散货船到具有当代国际水平的化学品船、客滚船、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气船、大型自卸船、高速船、液化天然气船、超大型油轮(VLCC)及海洋工程等各类民用船舶与设施,船舶产品已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由中央管理。中船重工是我国船舶工业的骨干力量。拥有48个工业企业、28个科研院所、15个控股、参股公司,分布全国20多个省市。其中包括驰名中外的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新厂、渤海造船厂、山海关船厂、北海造船厂、武昌造船厂和中国舰船研究院以及中国船舶贸易公司、中国国际海洋
石油工程公司等。建国以来先后建造各类船舶2700余艘,其中舰船43个型号818艘,被誉为“海军舰艇的摇篮”。八十年代初,在国内船厂中率先打入国际船舶市场,产品远销欧、美、亚16 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的三十多个第一。
中船重工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可承担30万吨超大型船舶在内的各种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大型水面水下战斗舰艇、各种军辅船和水中兵器及相关配套设备的研究、设计、建造和修理。自行设计、建造的上百种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其它机电产品,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利用造船和军工技术开发的数百种非船舶产品进入国内航天、冶金、轻工等20多个行业和领域。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家应对挑战和危机的战略性团队,集中了中国兵器工业的骨干研制和生产能力,代表着中国兵器工业的发展方向和水平。集团公司拥有研发、贸易和生产企业120多家,并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百家海外分支机构。总资产千亿元,员工30余万人。公司拥有成员单位133家,承担坦克装甲车辆、火炮、导弹、炮弹等军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同时开发民品,在机械、化工、光电特别是重型汽车、工程机械、动务传动、
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开发、制造能力。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武器装备制造集团,面向陆、海、空三军及各军兵种研制、发展精确打击、两栖突击、远程压制、防空反导、信息夜视、高效毁伤等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在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20亿元,员工18万人。拥有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嘉陵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全资工业企业51家,研究院所4家、研发中心3家,拥有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等多家全资或控股的商贸企业,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或营销机构,产品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单位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按国家控股公司运行方式运行,由中央管理。公司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由246个工业企业、公司、科研设计院所和事业单位组成,主要承担核动力、核材料、核电、核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轴矿勘察采冶、核仪器设备、同位素、核技术应用等核能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与生产经营
以上就是温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学什么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温度网:
www.weded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